我的账户
曹县便民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曹县便民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曹县便民网公众号

曹县便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北京今后5年将突破5万亿GDP大关 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

2022-07-29 发布于 曹县便民网
9008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9008.xyz

  6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作报告时表示,5年来,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两个万亿台阶、突破4万亿元,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北京经济总量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北京要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培育更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北京将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将高标准推进“两区”“三平台”建设,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GDP力争5万亿新台阶

  报告介绍,过去五年,北京在减量背景下强化创新引领,“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优势更加凸显,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两个万亿台阶、突破4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GDP从1万亿元(2007年)到2万亿元(2013年)历时6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2018年)历时5年,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2021年)仅用3年,北京跨越GDP万亿门槛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对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经济总量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领先。

  其中,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五子”联动成局成势,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均衡。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减量发展于北京而言是挑战,也是深层次的机遇。此前北京持续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腾笼换鸟,发展新产业尤其是高精尖产业,在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使得GDP突破4万亿元。但北京的城市体量大、人口多,人均GDP与国际大都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北京仍需以发展高精尖产业为重点,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技创新弥补发展短板,使得自身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环节,掌握国际产业链话语权。

  聚焦高精尖产业体系

  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报告提出,北京将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同时,还将要巩固扩大现代服务业优势,打造“北京服务”新名片。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去年8月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2),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个特色优势产业(4),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四个特色优势产业(4),以及抢先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1)。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的“双引擎”带动作用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45.4亿元,同比增长17.9%,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2020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1313.9亿元,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两大国际引领支柱产业都呈现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近日出台的稳经济45条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开展“高精尖”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在补链强链需求迫切、全球产业链体系趋于重构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北京产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26家、市级“小巨人”1141家、国家级“小巨人”257家,单项冠军38家,隐形冠军20家,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

  报告指出,要一头抓能给行业下定义、定标准的头部企业,一头抓大量崭露头角、有活力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培育更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和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到“十四五”末,北京将力争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0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曹县便民网
    1970-01-01
  • 曹县便民网
    1970-01-01
  • 曹县便民网
    1970-01-01
  • 曹县便民网
    1970-01-01
  • 曹县便民网
    1970-01-01
  • 曹县便民网
    1970-01-01
曹县便民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曹县便民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曹县便民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曹县便民网 X1.0@ 2015-2020